My flickr

www.flickr.com

2011年7月31日星期日

偷閒


頤和園中作清掃的人員,在忙中偷閒。

打掃的工具放一邊,他悠閒坐在亭外的石階上看報紙。旁邊遊人來來去去,熙熙攘攘,吵吵鬧鬧,都影響不了他看報的心情。

拍照之際,他才剛在此坐下不久,而我已準備向下個景點進發了。不知最終他偷閒了多久;離去時是怎樣的心情;報紙裡又有些甚麼吸引了他的注目。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,也不需有。因為這也只是一個偶然的碰見。

2011年7月30日星期六

午睡


在公園的長櫈上卧睡的人,並沒有理會來去的路人,她睡得安詳。

北京的夏天,悶熱異常,沒有甚麼風,灰濛濛的天色會讓人以為是陰天,然而那是空氣污染的證明,太陽依舊會照在人的身上,熱辣燒灼。

她選擇睡在樹蔭底,或許是因為樹能擋日,而且公園的空氣還是比較好的。她也好像沒帶甚麼東西在身上,彷彿就是從附近家中走過來,不必帶任何身外物,因此能睡得安心。

在歐洲旅行時,看到人們都愛睡在草地上,但在中國,人們會更愛睡在長椅上,或許是因為中醫學上有提過地有濕氣,不太適合睡覺吧(我猜)。

午睡於公園,也算是一種閒情吧,能安然於自然之中,其實也挺福氣的,我如此認為。

2011年7月29日星期五

畫者


在恭王府的後花園中有個水中亭,四面洞開的亭子,在裡面休息可以一覧花園四方的景色,非常漂亮的一個亭子。

參觀那天,亭子裡其實有很多人圍坐在四邊的欄椅上,就只有這個畫者旁若無人地畫着他的油畫。看他的畫,似已接近完成,不知道他在此停留了多久,也不知他來此幾次才能畫完,只是覺得能專注在一件事上真好。不為旁人所擾。

旁人在吵,遊人在拍照,累者在休息,各有各的姿態,各有各的活動。但只有畫者忙於畫下他心中的景象。

有時挺羨慕這種專注,知道自己要甚麼,知道自己做甚麼。

2011年7月25日星期一

北京之夏


北京之夏,槐樹的花開滿枝頭,一樹的白花在那招搖,總覺得很美。

有的開到荼靡便飄落,花落了滿地,到處都看得到白色的花朵跌在路上。比較大的槐樹,因為花量多,落下來之後便成了一幅花毯,鋪滿整個地面。

這樣壯觀的落花,我好久沒看到了,而我也忘了槐樹的樣子,要不是在北京再次看到,並且從一些掛有樹名的牌子上知道樹名,我根本就不記得這花是屬於槐樹的。

我愛植物的樣子,卻從沒有詳細去了解那些植物的名稱,然而在北京的夏天中,那滿地的落花卻增加了我的認知。

2011年7月12日星期二

食物印記


我們有多久沒見了?好像很久,又好像只是沒多久的事。

每次見面,似乎都只是找個地方見面,稍坐吃點東西,喝杯茶或者咖啡,然後就各自己離去了。

食物的照片,是拍下來做紀念的,因為不敢把你拍進相機,只好拍下每次小聚的食物照。讓那些食物去記錄,某年某月某日,我們於某地,花了一點小時間,相聚聊天,各自的生活,不同的軌迹。

食物是心底某些印記,無名的。你未必記得,我其實也不太想記得。但是照片留下了那些點點,點點無名的心事。

我們有多久沒見了?好像沒有很久,但卻又好像很久了。

2011年7月10日星期日

殘枝


被丟置在草地上的殘枝,依然挺着原來的姿態。散開的小枝有着獨特的線條,帶點頹廢的美感。

位於少有人至的荒僻地,不知是刻意的放置還是隨意的丟棄,看到這殘枝的時候,總覺得那姿態很美,如果不是偶然經過,是永遠也不會看到的。所以有些東西會碰上,或許真的算是一種美妙的物緣吧。

2011年7月8日星期五

修剪


樓下休憩處的花圃最近又被修剪了,之前長得很茂盛的灌木叢被剪得只剩禿枝,看着挺讓人難過的。

雖然我不懂園藝,不知道這樣的修剪是真的必須還是只為了方便而一次性的全修;當然我也知道植物的生命力很強,就算被剪成這般的禿枝也會很快就長出新的枝葉,但是我心底還是會覺得,這樣粗爆的修剪根本就不像是園藝該有的態度。

不止這些灌木叢,今天發現,附近的一些大樹也被砍掉了一些茂盛的樹枝。或許真的是因為城市空間少,樹木亂長有時會影響的附近的道路或是住宅,但是有時看到的修剪卻讓人感到不是非剪不可的地方,那麼修剪又是為了甚麼?為了讓它們長成人們想要的形狀嗎?

園藝似乎真是一種另類的課程,沒有實際接觸其實也真的難以理解何以要如此培植或是整修,只是對於植物從枝葉茂盛的姿態突然變得光秃感到有點不忍而已。這種心情,會不會只是自以為是的一種傲慢呢?

2011年7月5日星期二

佈置


喜歡看佈置,不管是家居的,還是店鋪的。

有些東西,總覺得放着就會讓人高興,樂器是其一。一把吉他,讓咖啡店有了一點音樂氣質,就像隨時會有人拿來撥一下,唱一首老歌。

書籍,是休閒的好物,就算不是你會看的,它們只要放置在一旁,就有休閒的感覺。記得看過的漫畫中就人是以收集漂亮的精裝書藉來作佈置的,雖然奢侈,卻也是雅趣。

植物,為空間點綴了綠色,那是自然的顏色,我喜歡它們隨意生長的姿態。

負片中的一切佈置品,既像平常,卻又有點不平常。尋常物事,總有其可以欣賞的角度。

2011年7月4日星期一

消失的傳統


巨大的紅色字牌,一直是很傳統的喜慶標誌。

紅紅的大字,金色的牌匾,有的會裝飾花朵,有的如上圖般巨型,有的小小一塊等身高度。

喜氣的花牌,是消失的傳統中的其中一樣。因為覺得它俗氣,人們對它的需求越來越少,這紅色的花牌,也漸漸在城市中消失了。

有時候不免會想,到底,我們的社會真正需要甚麼,不需要甚麼,由誰來定?為什麼有人說的話就是會有支持者,有些東西就是很受歡迎?而平民的、俗氣的,甚至是傳統的,就是會淘汰?

或許我們真正該想的,是如何堅持去愛自己喜歡的事物,而不是受到別人影響就放棄。

2011年7月3日星期日

留黑


夾縫裡生長的野草,是種目中無人的生命力。
留白是讓人有無限想像的空間,留黑,其實也有相同效果,黑與白,其實又有甚麼分別。

2011年7月2日星期六

咖啡與書


在圖書館借到《咖啡館裡的交換故事》,回家前在McCafe逗留試了他們最新的薄荷巧克力咖啡。

書與咖啡,一直是絕配。喝着咖啡配着在咖啡館裡的故事書,另有一番風味。

這本書其實是之前看過的電影「第36個故事」中出現過的故事插圖,還有電影中那35個故事的原形,書本把電影沒有詳細描述出來的每個故事都列出來了,而之前我一直很有興趣的插圖也收錄了,讓人可以回顧電影之餘也看看那些沒講出來的故事,一舉兩得。

當然更棒的是有咖啡陪伴真好不是?

2011年7月1日星期五

咖啡


這幾年,逐漸愛上咖啡。

香港之前少有好的咖啡店,但隨着咖啡文化的盛行,越來越多的咖啡店應運而生。

喝多了以後,逐漸會知道甚麼樣的咖啡最適合自己,也是自己喜愛的口味。而在試的過程中,你也會逐漸明白那些咖啡店是你想要的。

這兩年,我幾乎不再去星巴克,因為她們咖啡味道之淡,使已經養刁了的味覺很難再將就。每次試新的咖啡店,我總喜歡點一杯拿鐵,除了想看拿鐵的拉花之外,也是試味道的好方法。一杯用心的咖啡,當中的咖啡味道當然是重點,但是拉花也是讓其增色的要素。

我一直覺得,以相同的價錢,在星巴克卻只得到一杯淡如水,沒有咖啡味,奶泡欠缺,更沒有拉花的拿鐵,非常不值得,更別說它還自譽是用心製作咖啡的店更是不可原諒的事。所以現在可以選擇的話,我幾乎都不會去星巴克了,連麥咖啡的拿鐵都比他們用心。

今天外出,又試了一間沒試過的咖啡店,他們的拿鐵拉花很漂亮,咖啡味是較為濃烈,略苦,但帶甘,算是不錯的,下次會再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