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 flickr

www.flickr.com

2011年5月31日星期二

日記


昔日的日記,記下的不止是一個人心底的事,也是一段歷史。

在柏林的猶太人博物館看到的日記本,是戰時的猶太人留下的。那一段歷史太嚴酷,只有人的內心留下了溫柔。我們都記得安妮的日記,因為它提醒了我們戰爭的可怕,和失去自由的無奈。

日記,留下的不止是一個人的事。

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

含羞


藏在葉中的花蕾,彷如含羞的少女,靜待盛放的時機,展露嬌艷的身姿美態。

2011年5月29日星期日

騎士與船


騎士與海上船隊是舊日歐洲的名產。直到如今,騎士仍是英雄之名;航行,仍是冒險的名詞。把這兩種元素嵌入墻上,該是一種怎樣的宏願呢?

看到船的圖案,總讓人想起海盗,最近Pirate電影又來了續集,還是一樣讓人看得熱血和感到樂趣無窮。

冒險是求知的開始,而知識讓人有勇氣去面對一切,也是踏上英雄之路的踏石。冒險和勇氣,是相連的義氣。

2011年5月28日星期六

四時


城市生活太緊張,人們活得對一切都不太關心,對四時的變化也顯得不太注重。

當人開始關心四時之變化時,心靈才會顯得平靜。

這些日子以來,喜愛看所有植物的變化。看它們枯,看它們長出新芽,看它們開花,成了個人的私密興趣。尤其在最近春夏交際之時,觀察不同的植物隨時日開花,心底有說不出的喜悅。

喜愛花朵們“不知羞恥”[註] 地盛放的姿態,有種被治癒的感覺。不同的顏色,不同的開花樣子,各有美態。最賞心的往往是走過街角,在路邊的花圃看到的花朵,點綴了石屎叢林的灰白。

花朵還是應該讓其自然生長比較好,自然地盛放,自然地凋謝,自然的沉睡至另一個花季。隨時節改變自己的姿態多好。我只期望它們能一直如此隨四時而生長。

[註]

“不知羞恥”地盛放這詞來自之前看過的一篇文章所形容的花朵姿態。文章引用如下:

「它因為知道自己要死,所以開得恬不知耻。但是我們小心翼翼,並沒有花朵的無知與誠實。花朵知道它的期限,我們不知道。而我們如此盲目,一直又比花朵清醒。」﹣摘自《清醒紀》安妮寶貝。

2011年5月27日星期五

玩具


高空下望,遊樂園中的機動遊戲機就如玩具。

人不管長多大,還是會喜歡玩具,差別只在玩具的花費多少而已。

玩具不管擁不擁有,都讓人開心。

2011年5月26日星期四

美女與天鵝


美女躲在一旁拍着天鵝,我在對岸拍到她拍照的一幕。拍與被拍的角度,從天鵝引伸出來。這是一種巧遇。(笑)

2011年5月25日星期三

西式茶具


大家都知道中式茶具很古典很雅,但原來西式茶具也是很精緻的,而西式的骨瓷製品也可以是一種收藏品。

在柏林參觀夏洛騰堡宮時,在花園裡有一種小小的別墅,以前是用來做休息的地方,現在用來做瓷器展覧。在那裡我看到很多歐式的瓷器,每一套都很漂亮,而且全排列出來也很壯觀。西方的餐具也很講就,尤其每一個碟子、杯子、茶壺、湯匙等器具都配得很好。

上面這一套是茶具,放在原裝的禮盒中,可以看得出使用的人應是非富即貴。細緻的圖畫,漂亮的骨瓷製作,不止使用時能為茶添色,平常就這樣擺着也賞心悅目。實用與觀賞其實是可以兼聚的。

2011年5月24日星期二

工藝品


不及巴掌大的玻璃品,表面的浮雕非常精緻,那是古時工藝人的成就。以前的工匠,為了完成美麗的工藝品,會不惜時間和工夫去製作,最終成就非凡的工藝。

反觀現代的人們,總是不願多花時間去製作,甚麼都變成量產,甚麼都以快速去製作,所謂的工藝品,都變成廉價的紀念品。雖然仍有一些精緻的物品,卻很少再有願意不惜一切去製作的藝術品。而那些古時流傳下來的精品,不是成為收藏家的收藏便是成了博物館的展品。

何時,我們才會有更非凡的成品?

2011年5月23日星期一

少女的凝望


巨型油畫的角落,少女微笑着凝望着她在意的軍人,微笑的表情帶點羞澀,帶點靦腆。這表情讓她在人群特別引人注目。

這副油畫佔了展廳的一面墻,畫中有很多很多的人,唯獨這個少女的表情讓我很喜歡,所以只拍下了這一個角落。

2011年5月22日星期日

我們仨


兩坐一站,兩站一坐,人和石像,巧合的三三組合。
逛博物館,有時就是看與被看的關係。(笑)

2011年5月21日星期六

親子關係


人類的行為,總會隨文明的進步而產生變化,只有親子關係,彷如從遠古開始,就是切不斷的緣。不論在那個年代,母親與孩子的關係,都是如此親密。

2011年5月20日星期五

休息的耶穌


背負沉重的責任,需要強大的力量,而要擁有力量,休息也是重要的一環。

喜歡這個簡單的雕塑,閉目中的耶穌,給人一種安靜祥和的感覺。

Let's take a break.

2011年5月19日星期四

巨大與渺小


巨大的殿堂,總會讓人感到自己的渺小。這是建築在政治和權力中代表的意義。建築越偉大,人在其中越顯渺小。難怪所有位極最高的當權者,都愛建築一些宏大的會堂、殿堂甚麼的。

然而建築需時,往往在建成時,當權者便已不在或不再。剩下的,只是一座座高大的建築。那麼建立的初衷,又是為了甚麼?

在柏林博物館島,一座又一座巨大的古建築,如今只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博物館。當初的建築者和相關物,相信也只成了其中的某種收藏。

2011年5月18日星期三

淚痕


如果石像有情,臉上那一痕跡,該是淚痕。為這城市,為那些苦難的人流淚。

白色的大理石像,總是予人清麗、高貴、莊嚴的感覺,還有那統一的白色。然而白色如果沾上其他顏色,總是特別清楚。

石像眼下的那一條痕跡,不知是甚麼沾染上去的,只是那麼恰巧地沾在眼底,如一個淚痕。

2011年5月17日星期二

黑白街拍


這幾天在看森山大道的《晝的學校 夜的學校》,提到他街拍的一些心得,讓人頗為喜歡。

在街上拍人,很多時候,需要一點勇氣,還有一點運氣。要拿相機拍人,其實挺可怕的,因為並不是太多人喜歡被拍,尤其是在無意識下。但是街拍的迷人處,有時就在那種毫無防備之下。

今天外出,因為天氣不好,陰陰的,總覺得很適合黑白照,所以在走路中,就拿出手機來拍了。一邊小心地不讓自己太張揚,一邊暗自享受着拍照的樂趣。

香港的街道窄,人又多,在街上走一圈,就能拍到很不錯的照片,非常適合街拍。感謝現在的手機,拿出來拍照可以不太注目,偶而也能拍到驚喜的或者意料之外的照片。

正如森山一直在提的,攝影就是要一直拍,拍的量多,才能培養出質。按下快門的一瞬間,把時間凝住,是拍照的最大目的。我也希望自己能一直享受這種樂趣。

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

油畫窗口


模糊的玻璃,把窗外的景色變成了油畫。
看不清窗外的景像,只剩油畫般的印象。
有時候,看不清楚,反而美麗。
真真假假,又何必一定要看清楚?

2011年5月15日星期日

柏林一景


位於紅色市政廳對面的尼古拉教堂,是柏林現存最古老的教堂。

在旁邊的林蔭處拍過去,彷如從樹林中窺視。人們如常經過,景色如常,這是屬於柏林的日常。而我們,只是其中的過客。在如常的日子,偶爾停駐。

2011年5月14日星期六

希冀


她的眼中充滿了希冀,微笑的表情感染了觀者,讓人也感覺有了希望。

白色的墻上就只掛了這一幅畫,沒有其他裝飾,更加突顯了那一臉希望的珍貴。

世事總不如意,但人總要保有一點希望才會活得更好。

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

面向世界


世人都愛向神祈願,把所有的希冀都投向一個未知。
神要面向世界,接受世人的所有祈願。
然而祂背負的又是甚麼?或者又有甚麼要背負呢?
我們無從得知,也不可知。
因為我們從來無法站在祂的背後去窺視世界。

2011年5月11日星期三

休息中


歐洲人的休息,普遍還是離不開草地。不論走到哪,只要是有草地的地方,總會看到人們或躺或坐地在草地上休息。

在柏林大教堂外,正對着國家博物館外的草地上,看到很多人在此休閒。然而在休息中,總會有一些少數民族打伴的人走過來問:「Do you speak English?」有時是小孩拿着紙牌,有時是婦女走來問。如果你回答「yes」,他們就會拿出一張寫了很長一段英文的紙板要你看,大意似是為了要你捐錢甚麼的。

碰上過一兩次,但因為不太搭理,對方結果也沒怎麼糾纏。不過自己不免也會起了戒心。旅遊在外,有時還是該小心為上,不要讓自己陷入任何詭異的情況比較好。

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

母親的哀傷

戰爭最讓人哀傷的地方是失去的生命,而最能體會的往往是送子女上戰場的母親。等不到子女的歸來,只有死亡的消息,那是一個母親最大的哀痛。

在洪堡大學旁邊的新崗哨(Neue Wache),一個灰色的紀念堂,空蕩蕩的廳堂裏,只放置一個母親抱着死去兒子的雕像,沒有其他的裝飾。哀傷有時就只是如此的簡單,不必過份渲染,不必過多的裝置,一種顏色,一座雕像,一個印象,就把所有的哀傷都表現出來了。

雕像的上面,是個圓形的窗口,沒有任何遮掩,旅人在不同時刻來此,就會有不同的印象。我去那天,天氣有點陰,灰色的天色,映襯灰色的紀念堂,一切的哀思就盡在不言中了。

2011年5月9日星期一

書攤


愛書之人,不論走到哪裏,只要看到書攤或者書店,都是不會走過就算的。

位於柏林的菩提樹下大道,有柏林的最高學府洪堡大學,學院門前總會有這種二手書攤。簡陋的攤子,鋪滿了舊書本,不論是學院中的人還是遊客,都會不期然會想要駐足看看,看能不能找到意料之外的書緣。

小攤子的書任人翻閱,攤主也不會趕人。雖然多是德文書籍,我也看不懂,但是拿起來翻一翻卻又覺得很不錯。有些書看得出來是有所經歷的書,但是保存良好,想來原來的主人也是愛書之人。

從旅遊書中得知,菩提樹下大道曾是希特勒焚書的地方,所以這裏每年都會有書會活動。雖然沒有碰上,但從這一點點的書攤可以想像書會應是會吸引很多愛書之人的。

2011年5月8日星期日

拍照留念


柏林的布蘭登堡門(Brandenburger Tor),在歷史上有着多重的意義。柏林圍墻曾在此建立,直到圍墻倒下,這門才又再度開放。

現今在布蘭登堡門前的廣場,常常會聚集不同的旅人,偶爾還有不同的人在此示威。

拍照留念,是遊人常常會做的事。和廣場上扮演蘇美士兵的人們合照,既是對歷史的一種回眸,也是一種娛樂。身穿着德國國旗的人們,表達的也是一種對國家的認同。人們不介意回顧慘痛的歷史,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必須往前走。

在德國旅遊,會清楚明白德國人對戰爭的反思,而這種反思,是他們可以繼續往前的原因。

2011年5月7日星期六

鏡像人流


鏡子中的人群流像,在重複的鏡子中呈現相似卻又有點不同的鏡像,就像人的不同面目,在高低不同的角度予人不同印象。

柏林國會大樓頂端的圓形拱頂,一圈一圈的走道,可以看到中間的鏡柱反射出的人群影像,而人們在走道上走動的情況,又相互映襯,形成另一種互動。

2011年5月6日星期五

紅的印像


在柏林拍到的壁畫,畫在曾經屬於東德區的建築上。紅色的剪紙圖,很共產的印象,主題卻是音樂和蕭邦。

政治的顏色,在某種時刻會讓人不安,但是在平和的時刻,那只是一種塗鴉。

2011年5月5日星期四

猶太人屠殺紀念碑


「建築營造出來的空間除了表達權力與秩序之外,另外便是表達一種情緒。」
這幾天在看劉細良的《過客》,書中的文章都是關於旅遊時看到的一些建築,並對那些建築的外表、構築和表達的情感等稍作分析評論,讓讀者能從閱讀中去了解一些建築的事。

有一段提到柏林的猶太人屠殺紀念碑,讓我想起去年遊覽柏林時的情景。紀念碑並不像一般的紀念碑,在某個地點竪立一個碑,而是在一個廣場放置大大小小二千多個像是石棺的碑。人們可以在當中遊走,並予紀念。

「傳統上紀念碑設計通常有一個焦點,焦點所在是石碑,然後政客在那裏演說、獻花,進行群眾集會等,將紀念慘劇轉化成一種民族主義群眾運動,紀念碑的功能就是那樣。但是柏林這個大屠殺紀念碑就不一樣,當你在石棺狹縫間走過時,只會產生哀傷的感覺。沒有一些很煽情的東西,但傳達的情緒準而有力。」

這一段寫到這個紀念碑的作用和表達出來的情緒,也是去年我在遊覽中所感受到的。灰色的石棺,一個個整齊排烈,越走進去,越感受到裏面的沉鬱。



建築的目的,有時不止是一種實用性的,亦是可以代表情緒的。

2011年5月4日星期三

蜻蜓點荷


小小的紅色蜻蜓,輕輕停在蓮花的花辦上,很安靜的一個畫面。
就像是意外的禪機,也是一種有緣。

2011年5月3日星期二

雕塑少女與狗


在茵斯布萊克看到的少女,立在一個短樁上,扮演雕塑,旁邊的狗狗很盡忠地陪伴着她。
小狗偶爾會在短樁旁邊轉來轉去,但大多數時間都安靜地呆在藍子裡。
當人們在前面的藍子放錢之後,少女會轉動手上的致瑰,然後給人們一個飛吻。

常常覺得,這種扮演不動雕塑的人很辛苦,因為要一直維持着不動的姿勢,偶爾還要得忍受一點風雨。但他們又似乎很樂在其中,或許這就是一種敬業吧。

2011年5月2日星期一

遺留


水光灧瀲,天色暗沉,微雨。
遊覧昔日的王室花園。
人影不見,獨遺粉傘。